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广州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 )相结合。
A: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
B: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C: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
D: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答案:D
2.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
A: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B: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
C: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D:总结和提炼实践经验,并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答案:ABCD
第一章测试
1.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特点是( )。
A:革命与发展
B:和平与发展
C:战争与革命
D:战争与和平
答案:C
2.毛泽东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三个法宝的著作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共产党人〉发刊词》
答案:D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党的建设
D:独立自主
答案:ABD
4.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大
答案:D
5.下列属于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有()
A: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B:政策和策略理论
C:思想政策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E: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答案:ABCDE
第二章测试
1.列宁说:“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这就是说 ( )
A: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
C: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发产生
D: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答案:B
2.“统帅革命的资本主义,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
A:抹煞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B: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C: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答案:C
3.封建地主阶级是压迫和剥削劳苦大众的最直接者,是新民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 )
A:对
B:错
答案:B
4.毛泽东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三个法宝的著作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反对本本主义》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共产党人〉发刊词》
答案:D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答案:ABC
第三章测试
1.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A:1953年6月
B:1953年9月
C:1952年9月
D:1952年6月
答案:A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
A: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D: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C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逐步消灭非社会主义因素
B: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
D: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答案:B
4.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是( )
A:阶级分析、积极引导和稳步前进
B:阶级分析、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C:自愿互利、积极引导和稳步前进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答案:D
5.以下选项不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是( )
A: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D: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答案:AD
第四章测试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 )。
A:第三次结合
B:第一次结合
C:第二次结合
D:第四次结合
答案:C
2.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B:正确处理人民内容矛盾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D:改革开放
答案:B
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过进入( )
A:共产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D
4.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B: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答案:A
5.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是毛泽东 ( ) 的讲话。
A:《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
B:《限期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讨论和执行情况报告中央》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十大关系》
答案:C
第五章测试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特点是( )。
A:战争与和平
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发展
D:战争与革命
答案:B
2.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 )。
A:是发展的前提
B: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C: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和平与发展
答案:C
3.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是在( )。
A: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答案:A
4.邓小平在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时( )。
A:将关注点集中在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上
B:将一些工具、手段性质的东西与社会主义剥离
C: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一致的
D:反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ABD
5.邓小平指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测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坚持党的阶级性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答案:B
2.江泽民在( )考察时,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A:上海
B:广东
C:深圳
D:福建
答案:B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 )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A: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B: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C:国际局势变动的规律
D: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E: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答案:ABE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在于( )。
A: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B: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C: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D: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答案:ABCD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A:错
B:对
答案:B
第七章测试
1.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 )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D
2.党的( )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A:十七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八大
答案:A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以人为本
B:发展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案:B
4.以人为本的“人”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 )
A:对
B:错
答案:B
5.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A:对
B:错
答案:A
第八章测试
1.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2.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此前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两个主要矛盾”的关系是 ( )
A:相互对立
B:后一矛盾取代了前一矛盾
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D:完全一致
答案:C
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依据是( )
A: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B: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理论
D:当今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的情形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D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的行动纲领。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ABCD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
A: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B: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C: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