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医学微生物(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有关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错误的描述是
A:细胞器不完善
B:具有胞浆膜
C:无核质
D:仅有核质、无核的形态
E:无核膜和核仁
答案:C
2.细菌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错
B:对
答案:A
3.病毒的核酸类型为DNA或RNA
A:对
B:错
答案:A
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对抗生素敏感
B:有细胞壁
C:单细胞
D:二分裂方式繁殖
E:前者仅有原始核,无核膜和核仁
答案:E
5.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病毒
C:真菌
D:立克次体
E:衣原体
答案:C
6.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
B:衣原体
C:细菌
D:支原体
E:病毒
答案:E
7.细菌的核酸类型是
A:RNA
B:mRNA
C:DNA
D:DNA或RNA
E:DNA和RNA
答案:E
8.原核生物包括
A:螺旋体
B:细菌
C:支原体
D:放线菌
E:衣原体
答案:ABCDE
9.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含肽聚糖
B: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C:对抗生素敏感
D:二分裂繁殖
E:单细胞
答案:B
10.创用固体培养基和细菌染色技术,使得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成为可能的微生物学奠基人是
A:埃雷尔
B:李斯特
C:特沃特
D:郭霍
E:弗莱明
答案:D
11.创用牛痘预防天花的微生物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琴纳
C:艾利希
D:贝林格
E:里德
答案:B
12.下列属于新现传染病的是
A:高致病性禽流感
B:AIDS
C:SARS
D:埃博拉出血热
E:戊肝
答案:ABCDE
13.下列属于再现传染病的是
A:霍乱
B:鼠疫
C:登革热
D:结核
E:梅毒
答案:ABCDE
14.我国相继成功制备了以下哪些疫苗
A:麻疹疫苗
B: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
C:脊髓灰质炎疫苗
D:甲型肝炎疫苗
E:乙型脑炎疫苗
答案:ABCDE
15.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病毒是
A:黄热病毒
B:噬菌体
C:口蹄疫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烟草花叶病毒
答案:E
16.朊粒可引起下列哪些疾病
A:格斯特曼综合征
B:克-雅病
C:羊瘙痒病
D:库鲁病
E:疯牛病
答案:ABCDE
17.定居在肠道中的大肠埃希菌可为宿主提供以下哪些营养物质
A:烟酸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1
D:多种氨基酸
E:维生素K
答案:ABCDE
第二章测试
1.细菌细胞壁的功能包括
A:维持菌体固有外形
B:决定菌体抗原性
C:参与内外物质交换
D:与致病性有关
E:保护抵抗低渗
答案:ABCDE
2.细菌的毒力包括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细菌素
D:类毒素
E:侵袭力
答案:ABE
3.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病灶易扩散
B:革兰阳性 
C:可产生脂溶性色素
D:可引起食物中毒
E:可产生链激酶 
答案:BCD
4.质粒是细菌生存必须的结构
A:错
B:对
答案:A
5.可产生芽胞的细菌有
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炭疽杆菌 
答案:ABCE
6.抗感染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细菌有
A:痢疾杆菌
B:伤寒沙门菌
C:布鲁氏菌
D:霍乱弧菌
E:结核分枝杆菌
答案:BCE
7.感染后,一般不入血的细菌有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霍乱弧菌
C:炭疽芽胞杆菌
D:破伤风梭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BD
8.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破伤风梭菌
B:肉毒梭菌
C:鼠伤寒沙门菌
D:幽门螺杆菌
E:产气荚膜梭菌
答案:BCE
9.L型细菌较原菌引起的感染更容易治疗
A:错
B:对
答案:A
10.感染后,可引起机体免疫病理损伤的细菌有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霍乱弧菌
C:布鲁氏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答案:ACDE
11.患者,男,25岁。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G-双球菌。该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梅毒螺旋体
B:解脲脲原体
C:淋病奈瑟菌  
D: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E:沙眼衣原体
答案:C
12.患者,男,40岁,牛皮加工厂工人。因突发严重呼吸窘迫而急诊入院,查体发现,喘鸣,紫绀,呼吸困难,胸膜腔积液,脸部及颈部皮下水肿,患者妻子陈述其夫此前曾有数日流感样症状,已自行消失,虽经积极抢救。患者仍于24小时内死亡。上述临床表现与下列哪种疾病最为相关
A:鼠疫
B:伤寒
C:炭疽
D:霍乱
E:出血热
答案:C
13.能引起食物中毒且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是
A:鼠伤寒沙门菌
B:副溶血弧菌 
C:大肠埃希菌O157:H7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肉毒梭菌
答案:ABCD
14.下列哪些结构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A:外毒素
B:荚膜
C:菌毛
D:异染颗粒
E:脂多糖
答案:ABCE
15.5岁儿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2天,嗜睡1天。查体:体温39.5°,浅昏迷,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良,颈项强直,克氏征(+),皮肤多个出血点。血中白细胞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出血热
B: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答案:E
16.患者,女,35岁,农民。近日出现持续性发热,于8月7日来诊,伴头痛,畏寒,纳差,腹泻。查体:体温39.5℃,脉搏90次/分,右下腹轻压痛,肝肋下2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1cm,ALT90U/L.HBSAg(-),肥达反应:"O"1:80."H"1:160,白细胞3.8×109/L.N0.65.L0.35。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痢疾
B:钩体病
C:肝炎
D:伤寒
E:结核
答案:D
17.百白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C: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答案:A
18.患者,女,22岁,诊断为双上肺继发型肺结核,痰涂片阳性。予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其联合用药的目的是
A:防止病变扩散
B:增加药物协同作用,减少耐药菌产生
C:缩短疗程
D:迅速杀灭A群结核菌
E: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答案:B
19.外科感染应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A:根据病灶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B:选择广谱抗生素
C:选择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
D:选择抗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
E: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答案:A
20.患者,男,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高热4d,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体检: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肋下刚触及,腹股沟淋巴结增大。血象:WBC 10.5×109/L,N0.80。肝功:ALT 280 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3~5个/HP,诊断最可能为
A:出血热
B:伤寒
C:梅毒
D:钩端螺旋体病
E:疟疾
答案:D
第三章测试
1.关于病毒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
A:病毒体是指成熟、完整、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体积微小,以纳米为计量单位,可通过滤菌器 
C: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营养要求高 
D:结构简单,非细胞结构
E: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答案:C
2.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与病毒结合,阻止其脱
C:阻碍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
D: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E:直接杀灭病毒
答案:A
3.某患儿,7个月,发热3天,体温39℃,流涕,咳嗽。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颊粘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Koplik斑)。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幼儿急疹
B:水痘
C:猩红热
D:风疹
E:麻疹
答案:E
4.下列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形成两次病毒血症
B: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肢体痉挛性瘫痪
C:多表现为隐性感染
D: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E:裸病毒
答案:ACDE
5.B组轮状病毒是引起我国6个月-2岁儿童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
A:对
B:错
答案:B
6.下列哪些途径可传播HBV
A:共浴
B:分娩和哺乳
C:性接触
D: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E: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答案:BCDE
7.乙肝“大三阳”是指以下哪几个指标阳性
A:抗-HBc 
B:抗-HBe
C:HBsAg
D:HBcAg
E:HBeAg
答案:ACE
8.原发感染后,HSV-1可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
A:对
B:错
答案:B
9.下列与HIV的感染特点不符的是
A:引起严重的免疫系统损伤
B:发生各种肿瘤
C:常由于外源性感染而致死
D:潜伏期长
E:可通过垂直传播造成胎儿感染
答案:C
10.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B:清创+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E: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答案:B
11.患儿,2岁,肺炎。患儿喘憋明显、发绀、持续高热,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好转,该患儿感染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A:支原体
B:肺炎链球菌
C:衣原体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腺病毒
答案:E
12.下列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柯萨奇病毒
C:HAV
D:ECHO病毒
E:EV70
答案:ABCDE
13.患者,中年女性。l周以来,食欲缺乏,恶心,呕吐 2次,疲乏无力;查体:巩膜黄染;化验肝功:ALT1208U/L。追溯患者曾于前2个 月手术输血400ml,为了明确病原学诊断,下面应做的检查最重要的是
A:HBV抗体
B:HEV抗体
C:HDV抗体
D:HCV抗体
E:HAV抗体
答案:D
14.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感染HIV
A:与HIV感染者共餐
B:与AIDS患者性交
C:输注来路不明的血制品
D:与HIV感染者握手
E:共用针头或注射器吸毒
答案:BCE
15.患儿,8个月,发热、腹泻、轻咳2天入院,排便10余次/日,蛋花汤样,粪便镜检:白细胞2~3个/HP,排便细菌培养阴性,血常规:WBC为7.5×109/L,除轻度脱水征外,无其他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C:金葡菌肠炎
D:真菌性肠炎
E:病毒性肠炎
答案:E
16.下列哪组病毒都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A: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冠状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麻疹病毒、风疹病毒、EB病毒、腺病毒
C:呼肠病毒、腮腺炎病毒、ECHO病毒、狂犬病病毒
D: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黄热病毒
E:流感病毒、麻疹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
答案:E
17.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A:EBV
B:VZV
C:HSV
D:流感病毒
E:CMV
答案:ABCE
18.患者,女,35岁。右眼畏光、流泪1周,既往反复发作5年。眼科检查:Vos 0.4,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见弥漫点状着色,基质盘状水肿,可见KP,房水闪辉 (+)。最可能的病原体为
A:HSV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沙眼衣原体
D:解脲脲原体
E:淋球菌
答案:A
19.可引起出血热的病毒是
A:登革病毒
B:基孔肯雅病毒
C:汉坦病毒
D:埃博拉病毒
E:黄热病病毒
答案:ABCDE
20.一农村儿童,以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惊厥就诊,时值秋季。考虑感染的微生物最可能是
A:结核杆菌
B:流感病毒
C:脑膜炎奈瑟菌
D:肉毒梭菌
E:乙脑病毒
答案:E
第四章测试
1.检查新生隐球菌感染常用抗酸染色
A:错
B:对
答案:A
2.孢子生出嫩芽称为芽管,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
A:对
B:错
答案:A
3.真菌菌丝按结构可分为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A:对
B:错
答案:A
4.类酵母型真菌可形成假菌丝
A:错
B:对
答案:B
5.真菌区别于细菌的本质特点是
A:繁殖方式多样化
B:细胞壁不是肽聚糖
C:对营养要求不高
D:对抗生素不敏感
E:细胞核高度分化
答案:E
6.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
A:进行繁殖
B:引起食物中毒
C:抵抗不良环境影响
D:适应变异
E:抗吞噬
答案:A
7.皮肤癣菌易侵犯表皮、毛发和指甲等是与其哪种特性有关
A:嗜干燥   
B:嗜油脂
C:这些组织有其受体
D:嗜角质蛋白
E:易引起表面感染
答案:D
8.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是
A:致病性真菌感染
B: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C:真菌性中毒
D:大多为内源性感染
E: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答案:BD
9.皮肤癣菌可分为哪几个属?
A:毛癣菌属
B:假丝酵母菌属
C:隐球菌属
D:表皮癣菌属
E:小孢子癣菌属
答案:ADE
10.关于新生隐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要的致病物质是荚膜
B: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侵入人体
C:为外源性感染
D:属于机会致病菌
E:繁殖方式是芽生
答案:ABCDE
11.患者,男,70岁。糖尿病10年,足部真菌感染破溃,对深部真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
A:两性霉素B
B:克霉唑
C:灰黄霉素
D:酮康唑
E:氟康唑
答案:ABDE
12.属于机会致病菌的是
A:曲霉菌
B:肺孢子菌
C:白假丝酵母菌
D:新生隐球菌
E:毛霉菌
答案:ABCDE
13.患者,女,23岁。左耳内痒1个月余,左外耳道见粉末状物堆积,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最常见的致病真菌是
A:毛霉菌
B:青霉菌
C:根霉菌
D:念珠菌
E:曲霉菌
答案:E
14.治疗鹅口疮正确的是
A:局部涂龙胆紫
B:积极治疗原发病
C:加大抗生素剂量
D:2%碳酸氢钠液擦洗口腔
E: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
答案:ABDE
15.具有抗真菌作用的药物是
A:氟康挫
B:伏立康唑
C: 酮康唑
D:两性霉素B
E:伊曲康唑
答案:ABCDE
16.患者,女,30岁。自幼咳嗽咳痰,近日痰量多,痰白黏稠牵拉成丝难以咳出,最可能病因
A:大叶性肺炎
B:肺癌
C:肺炭疽
D:肺部真菌感染
E:肺结核
答案:D
17.关于新型隐球菌致病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
B:主要经呼吸道进入机体
C:在体质极度衰弱者引起内源性感染
D:主要致病因素是荚膜
E:可侵犯黏膜、淋巴结、骨等
答案:ABCDE
18.目前真菌感染明显增多,其相关因素包括
A:真菌的变异明显增加
B: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C:器官移植和导管插管技术的开展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大量增加
E: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大量使用
答案:BCDE
19.鉴别多细胞真菌的主要依据是
A:核酸类型
B:繁殖方式
C:芽胞形态
D:菌丝和孢子形态
E:菌体大小
答案:D
20.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最可能的情况是
A:菌群定植
B:败血症
C:急性菌痢
D:急性肠炎
E:二重感染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