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安康学院)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班级是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地将()和()、()相同或接近的教育对象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教育单位。
A:能力程度
B:家庭背景
C:年龄
D:知识层次
答案: 【
能力程度;
年龄;
知识层次

2、多选题:构成班级的要素有(  )。
A:班级教育的内容
B:教育者
C:受教育者
D:班级活动的环境
答案: 【
班级教育的内容;
教育者;
受教育者;
班级活动的环境

3、多选题:中小学班主任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     )几个方面。
A:协调其它教育者职责
B:管理职责
C:教育职责
D:组织班级活动职责
答案: 【
协调其它教育者职责;
管理职责;
教育职责;
组织班级活动职责

4、多选题:当前我国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有(  )
A:班主任自身专业形象缺失
B: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定位背离本真
C:班主任资格任命的随意性大
D:班主任课时太少
答案: 【
班主任自身专业形象缺失;
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定位背离本真;
班主任资格任命的随意性大

5、多选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   )。
A:专业知识
B:专业教育
C:专业情意
D:专业能力
答案: 【
专业知识;
专业情意;
专业能力

6、多选题:班主任的专业精神主要包括(   )。
A:勤学进取精神
B:奉献精神
C:拼搏精神
D:创新精神
答案: 【
勤学进取精神;
奉献精神;
创新精神

7、单选题: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颁发了( )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的的概念.地位.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等等。自此,我国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制度逐步走向成熟。
A:《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B:《小学暂行规程》
C:《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D:《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
答案: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8、单选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追求( )的管理方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将成为一致的目标。
A:专职化
B:科学化
C:专治化
D:民主化
答案: 【
民主化

9、判断题:2006年6月4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班主任工作是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不是任何教师都能够胜任的,应选聘有较高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A:错
B:对
答案: 【对】
10、判断题: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既需要相关的政府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政策制度的支撑,也需要班主任自身的学习、实践和反思,两者缺一不可。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有( )。
A:管理内容的广泛性
B:教育性
C:开放性
D:管理对象的不成熟性
答案: 【
管理内容的广泛性;
教育性;
开放性;
管理对象的不成熟性

2、多选题:低年级,也就是1-2年级时期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
A: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还处于以成人标准为标准的阶段
B:进入了“歪理时代”
C:延续着幼儿时期的一些心理特点
D:还保留着幼儿期的“口语时代”自我中心的特征
答案: 【
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还处于以成人标准为标准的阶段;
延续着幼儿时期的一些心理特点;
还保留着幼儿期的“口语时代”自我中心的特征

3、多选题: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和工作艺术中的“三心”是( )。
A:童心
B:细心
C:宽容心
D:爱心
答案: 【
童心;
宽容心;
爱心

4、多选题:正确的学生观包括( )。
A:班主任应尊重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
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发展潜能
C:为学生服务
D: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答案: 【
班主任应尊重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发展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5、判断题:据我国心理科学工作者研究,实现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时期,应在10岁左右,即小学四年级。
A:对
B:错
答案: 【对】
6、判断题: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处在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这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启发诱导、熏陶影响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的形成很重要。
A:错
B:对
答案: 【对】
7、判断题:我们常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不意味着是只有“共性”而没“个性”的人。认识学生是有个性的人,除了可以避免教育的“公式化”,更重要的是对于班主任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时,班主任的责任是重大的。
A:对
B:错
答案: 【对】
8、判断题:学生是班主任的服务对象。为学生服务要求班主任满足学生的任何要求,来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A:错
B:对
答案: 【错】
9、判断题:传统的课程评价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教科书里的知识)的评价,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标准统一。这样有利于学生共同发展。
A:错
B:对
答案: 【错】
10、判断题: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其最重大的贡献是提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九种智能,教育者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班主任的法制意识体现在自己严格遵守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就可以了。
A:错
B:对
答案: 【错】
2、判断题:安全教育一直是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重点,班主任有义务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A:错
B:对
答案: 【对】
3、多选题:教育法规中规定的学生的合法权利有( )。
A:安全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受教育权
D:受尊重的权利
答案: 【
安全的权利;
生存的权利;
受教育权;
受尊重的权利

4、判断题:一般在班集体初建期,还没有班规时,可以采用模拟样本法建立班规。
A:错
B:对
答案: 【对】
5、多选题:班集体可以根据( )来设置各种类型的岗位。
A:班干部
B:学生个性特长
C:班主任
D:管理需要
答案: 【
学生个性特长;
管理需要

6、多选题:选拔班干部的要求和标准是( )。
A:学习好
B:责任心
C:服务意识
D:能说会道
答案: 【
责任心;
服务意识

7、多选题:班干部选拔的方法可以有( )。
A:民主选举制
B:混合制
C:轮流制
D:任命制
答案: 【
民主选举制;
混合制;
轮流制;
任命制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班主任必须制定班级请假制度,并通过“班务日记”了解学生出勤情况。
A:错
B:对
答案: 【对】
2、判断题:当学生违纪时,班主任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寻根问底,这是了解和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
A:对
B:错
答案: 【对】
3、判断题:三操时间,班主任无特殊情况必须到场与学生一起锻炼。
A:错
B:对
答案: 【对】
4、判断题: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如果有事情要安排,可以占用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时间来进行。
A:对
B:错
答案: 【错】
5、判断题:班主任若要利用环境的陶冶作用使学生的生活环境文明、舒适、清洁的话,就要对教室进行精心设置,经营一个人性化、温馨的教室环境,让教室每面墙、每个角落都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A:错
B:对
答案: 【对】
6、判断题:黑板报或墙报是教室布置的主要内容,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是班级的“眼睛”。它既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又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A:错
B:对
答案: 【对】
7、判断题:班主任要将对教室环境的要求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培养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因为教室内的文明与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及与他们的行为规范程度是一致的。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在座位的编排上,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要消除座位“正则优、偏则劣、近则好、远则差”的思想,在所有的教师心目中树立所有的座位无优劣之分的思想。对于学生诸如眼睛近视、身材矮小等特殊情况也可以不用考虑。
A:对
B:错
答案: 【错】
9、判断题: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勇气、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起到鼓励先进、树立榜样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批评是一种消极的“强化” ,能唤醒学生警觉、自责,可以起到帮助学生修正错误、接受教训而免走弯路的良好作用。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判断题:对于自尊心强、性格内向、偶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宜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批评;而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用以“扬”代“弃”法进行教育。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班级例会是班主任定期对全班学生召开的以(    )为主的班级会议。
A:少先队工作
B:安全教育
C:一个教育主题
D:常规教育
答案: 【
常规教育

2、单选题:少先队集体活动的重要形式是(   )。
A:夏(冬)令营
B:队会
C:礼仪活动
D:阵地活动
答案: 【
队会

3、单选题:小学学校里,少先队的中队辅导员一般由( )兼任。
A:小学生
B:班主任
C:学校领导
D:大队辅导员
答案: 【
班主任

4、单选题: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指导下学生自己的活动,主题班会的设计、准备与开展都应由( )全程参与。
A:班干部
B:科任教师
C:学生
D:班主任
答案: 【
学生

5、单选题:班主任把班级里15名喜欢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的同学组织起来,定期让他们开展交流活动。这些学生的活动属于( )。
A:群众活动
B:集体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别活动
答案: 【
小组活动

6、多选题:班级例会主要包括(   )。
A:民主生活会
B:班务会
C:中队会
D:小队会
答案: 【
民主生活会;
班务会

7、多选题:晨会的内容主要包括(   )。
A:爱国教育
B:家庭教育
C:其他教育
D: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答案: 【
爱国教育;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8、多选题:根据内容的不同,主题班会可以包括( )。
A:思想道德类
B:审美艺术类
C:学习类
D:生活劳动类
答案: 【
思想道德类;
审美艺术类;
学习类;
生活劳动类

9、多选题: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
A:小组活动
B:班会活动
C:集体活动
D:个别活动
答案: 【
小组活动;
集体活动;
个别活动

10、多选题:班主任对自己负责的或本班的、每一次的或每种类型的课外活动都要设计具体的活动计划,然后根据方案实施活动。活动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活动对象
B:活动措施
C:活动目标
D:活动内容安排
答案: 【
活动对象;
活动措施;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安排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学风是班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
A:错
B:对
答案: 【对】
2、判断题:低年级小学生对教师怀有一种特殊的尊重和依恋之情,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所以,此时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A:对
B:错
答案: 【对】
3、判断题:小学生一入学即可对作业形成正确态度,不需要老师引导和操心。
A:错
B:对
答案: 【错】
4、判断题:小学低年级是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期,班主任尤其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A:对
B:错
答案: 【对】
5、多选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 )。
A:进行理想教育
B:利用表扬和奖励等外部学习动机
C: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D: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答案: 【
进行理想教育;
利用表扬和奖励等外部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6、多选题:良好的习惯都是训练出来的。班主任可利用以下( )场合和时机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
A:课间操
B:利用班会课
C:眼保健操
D:在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
答案: 【
利用班会课;
在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

7、多选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有( )。
A:小学低段可以使用表象加工策略来改进学习
B: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渗透学习策略教育
C:开设学习策略专题讲座
D: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
答案: 【
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渗透学习策略教育;
开设学习策略专题讲座;
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多选题:学生的健康发展、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是( )等共同教育的结果。
A:科任教师
B:家长
C:学生集体
D:班主任
答案: 【
科任教师;
家长;
学生集体;
班主任

2、多选题: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沟通的内容有( )。
A:教师的教学特点和作业的布置
B: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C: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的情况
D:个别教育
答案: 【
教师的教学特点和作业的布置;
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的情况;
个别教育

3、多选题: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方式主要有(   )。
A:电话、短信、家校通
B:QQ群、微信群
C:家访或校访
D:家长会
答案: 【
电话、短信、家校通;
QQ群、微信群;
家访或校访;
家长会

4、多选题:社区力量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
A:有利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
B:作用不明显
C: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
D:使班级管理得以延伸
答案: 【
有利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
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
使班级管理得以延伸

5、判断题: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需要所有的教师共同努力,形成班级管理的教师团队。
A:错
B:对
答案: 【对】
6、判断题:班主任在进行家访时态度要诚恳,可以不用考虑学生及家庭的隐私;其次,要承担责任,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第三,要灵活应变,减少双方的矛盾冲突。
A:对
B:错
答案: 【错】
7、判断题:家访有利于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及其家庭,还可以拉近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情感,还可以全面的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纠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教育现象。
A:对
B:错
答案: 【对】
8、判断题:在处理科任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时,对于由于学生的错误引起的矛盾,比如上课违纪、抄袭作业等,班主任应直接批评教育学生。
A:错
B:对
答案: 【错】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偶发事件,又称突发事件,是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突然发生的不良事件,他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危害班集体利益和学生的健康,需要班主任灵活妥善的处理。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班主任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应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对偷窃事件的处理,班主任可以在“追回财物”后,在全班对该生进行公开教育。
A:错
B:对
答案: 【错】
4、判断题: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深刻、全面的了解。
A:对
B:错
答案: 【对】
5、判断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和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主要是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别。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懂得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使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都能得到最全面最充分的发展,这就是因材施教最基本的精神。
A:错
B:对
答案: 【对】
6、判断题:成长记录袋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在我国正处于研究和实验探索阶段。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研究学生,实现学生个性化教育。
A:对
B:错
答案: 【对】
7、判断题:一份好的操行评语,应是班主任长期了解和教育学生的珍贵记录的概括。
A:对
B:错
答案: 【对】
8、判断题:班主任工作总结的内容包括整理工作情况、肯定成绩、认识问题、总结规律,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设想。
A:错
B:对
答案: 【对】
9、多选题: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有( )。
A:幽默化解法
B:因势利导法
C:观察法
D:延缓处理法(或冷处理法)
答案: 【
幽默化解法;
因势利导法;
延缓处理法(或冷处理法)

10、多选题:评语撰写的要求有( )。
A:评语要体现发展性和连贯性
B:评语要个性化
C:要有感情
D:评语要真实中肯,以鼓励为主
答案: 【
评语要体现发展性和连贯性;
评语要个性化;
要有感情;
评语要真实中肯,以鼓励为主